2022-07-11
7月11日下午,浙江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杭州舉行,“2021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公布,由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牽頭或參與完成的27項成果獲獎,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項目共有19個,8家溫州民企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彰顯民企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
細看榜單,8家獲獎民企和項目均來自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攻克了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其中超達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奧新儀表有限公司分別領銜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浙江中煤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博智能機械有限公司分別獨立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瑞立集團瑞安汽車零配件有限公司、永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東瑞機械工業有限公司、浙江新德寶機械有限公司等4家民企分別領銜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所屬行業大都來自智能裝備產業、新能源網聯汽車產業、特高壓產業等領域。
新聞+
成果名稱:采用特種復合耐磨材料的苛刻工況用閥門
主要完成單位:超達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理工大學溫州泵閥工程研究院,蘭州理工大學,湖南大學
主要完成人員:邱曉來,李文生,葉建中,曹馳,彭彬,陳志林,王群,王策等
成果簡介:針對大型工業裝置介質含大量硬固體顆粒、高流速、高沖刷、高溫、高壓、強腐蝕的苛刻工況,研發了各類復合強化耐磨涂層材料的制作工藝,研發了多種適用于苛刻工況的防堵、耐沖刷、耐高壓的控制閥門及具有自動密封功能的氣動閥門。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耐磨材料試驗與裝備中心,能夠高效、大規模、高質量的進行閥門復合耐磨材料的研究與加工制造,研制開發的特種復合耐磨材料以及防堵、耐磨、耐沖刷的控制閥門,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相比,在苛刻工況下的使用壽命提高了三倍以上。研制開發的復合耐磨材料通過了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的檢測,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同類先進水平。研發的耐磨閥門產品通過了國家閥門質量檢驗中心的檢測,閥門的逸散性泄漏達到了國際標準ISO最高級別的指標要求,產品獲得了美國API、德國TUV的型式試驗證書。本成果研發的耐磨閥門已廣泛應用于石油、石化、煤化工、煤制油、多晶硅、油氣開采、大型火力發電等領域苛刻工況下,在國家重大工程項目中全面替代進口產品,并出口到美國、日本、歐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成果名稱:低溫環境用高參數流體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測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奧新儀表有限公司,特福隆集團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澳翔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溫州大學蒼南研究院,特福隆(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員:胡建田,曹永明,張建斌,蔡東武,余金海,解曉明,張曉忠,范叔晉,房保平等
成果簡介:針對我國石油化工領域長期困擾國產流體測控儀表的可靠性不足、低溫適應性差、精度不高、小流量測控難和執行機構力矩不大等共性難題,展開產學研檢技術攻關,在標準制訂、產品研制和檢測等方面進行了創新研發,取得重要突破。首次針對低溫環境用電動(電液)執行機構進行了標準制訂;成功研發了多項高精度測控技術;成功研發低溫環境用高可靠性超大力矩電動執行機構,廣泛應用于西氣東輸、中俄東線等國家重點工程。經鑒定,該項成果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突破了發達國家對我國高參數測控儀表的技術壟斷,成功替代進口產品,對于促進油氣管道智能化和油田數字化建設,提升我國高參數流體測控裝備自主創新和促進行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成果名稱:千萬噸級綜采工作面智能型高壓特大流量乳化液泵站集中控制系統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中煤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員:陳仁建,鄭巨靜,王博,袁建立,陳騰亞,楊勇,倪偉強,趙亮亮、鄭鎧等
成果簡介:通過6年多創新研發,重點突破了雙斜齒輪傳動技術、電磁驅動和機械操作的雙先導大流量卸載技術等核心技術,解決了大流量乳化液泵關鍵的傳動、沖擊、麿損等世界性技術難題,開發出了全球最大流量的單體乳化液泵,攻克了乳化液的智能化配比、集中控制、遠程監控與管理等技術,可對泵站系統進行控制和監測,實現自動化礦井生產,全面推進數字化礦井建設。成果中流量630L/min產品,經2位院士領銜的國家級鑒定,技術處國際領先水平,獲煤炭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省裝備制造業省內首臺套。該成果打破了德國、英國企業對高端乳化液泵站的壟斷,使我國乳化液泵站的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在高端乳化液泵市場占有率達75%以上,替代了進口,其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成果名稱:多模式多功能手提袋全自動智能生產線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正博智能機械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員:晏小斌,黎長坤,李林全,吳鎮龍,趙章奎,楊文杰,李非等
成果簡介:創新設計了送紙機構,實現“卷筒紙手挽袋”和“單張紙手挽袋”生產模式的方便切換;研制了紙張波動夾持機構,滿足不同厚度紙張的夾持和折疊要求;采用了伺服驅動和PLC運動控制系統,內嵌分布式數據采集傳感器,預留可擴展智能端口,以便系統升級和遠程服務。提高了制袋生產效率,節約了人工成本,技術處國內同類產品領先水平。該產品已獲發明專利7項。
成果名稱:超特高壓低耗耐候鋁合金電力金具的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主要完成單位:永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吉林大學
主要完成人員:鄭革,林繼興,陳杰,張俊平,方偉,王坤,任永瓊等
成果簡介:針對國家重大戰略工程—西電東送項目中超特高壓輸電線路所處的惡劣環境及現有鐵基電力金具存在渦流和磁滯損耗技術難題,對新材料、新方法、新結構及制造工藝等關鍵技術開展了創新性研發應用。創新性研發了高強度、耐腐蝕共晶Al-Si系列合金材料,優化了硅的含量及鍶的微合金化,研制成功了強韌、低耗及耐候的電力金具新材料,經檢測渦流和磁滯損失幾乎為零,解決了金具在高寒低溫下脆性斷裂的難題。攻克了鋁合金電力金具關鍵成型技術,提出了低壓鑄造及時補給金屬元素裝置及其補給方法,發明了帶有過濾裝置的模具,解決了氣孔、夾雜、疏松等產品缺陷,保證金具高質量。開發了高性能節能鋁合金電力金具結構,發明了電纜耐張線夾、平行集束型絕緣電纜耐張線夾、軸向大圓弧U形及徑向深U形設計技術,大幅提高產品強韌、低耗耐候性能。項目產品在國家重大戰略工程--西電東送項目、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等電網使用,為智能電網工程解決了難題,效果顯著。本項目今年初經行業著名專家鑒定,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成果名稱:復雜異形零件多工位精密冷鐓設備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主要完成單位:浙江東瑞機械工業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學主要完成人員:金偉,應志平,袁嫣紅,吳志強,黃云,祖洪飛,朱況況成果簡介:針對我國多工位冷鐓設備成型精度低、疵品率高的痛點,創新設計了多工位冷鐓工藝和設備,實現復雜異形零件的高斷面縮減率正/反復合擠壓加工;開發了冷鐓工藝流程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多工位冷鐓加工參數自動優選設置,實現復雜異形零件的冷鐓成型。創新設計了齒輪傳動的四輪組送料裝置,實現了送料長度伺服電機精準調控;其技術處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成果名稱:高速智能紙杯(盒)立體成型生產線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主要完成單位:浙江新德寶機械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學主要完成人員:戴道金,張華,彭自良,彭來湖,汝欣,張輝,陳強成果簡介:創新設計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智能紙杯(盒)立體成型生產線。項目設計了臥式紙杯(盒)立體成型機構和“伺服主軸+電子凸輪”的傳動系統,實現了功能模塊化的獨立總成,提高了承載力和定位精度,設計了多軸高速高精同步運動控制算法,實現高速生產;研制了前端沖切機聯體七軸機械臂紙杯(盒)機智能供料系統,實現片料沖切下料、輸送、立體成型上料等工序的高速無人化送料作業,大幅度提高了生產節拍;發明了多通道紙杯收集系統,實現了收集作業與立體成型節拍高速同步;建立了卷口、滾花、側邊粘合、杯內、杯外多目標瑕疵檢測系統模型,發明了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算法的多目標瑕疵快速識別和檢測算法,開發了杯內、杯外瑕疵在線檢測系統,實現了紙杯(盒)成型全方位立體無死角檢測,提高了產品的檢測精度和效率
成果名稱:新能源車用智能空氣處理系統研發及產業化
主要完成單位:瑞立集團瑞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員:王鮮艷,張再偉,楊柳,朱彬,陳波,酈杰,王偉